上海控本资本
免费咨询电话:400-114-1349
-热门资讯-

为何最好的中国企业,都成了美国上市公司?
来源:搜狐 | 作者:worldfh | 发布时间: 2018-07-19 | 218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与中国相比,美国的证券交易市场要包容与开放得多,不论是注册制、流动性还是双重股权结构等等,对企业的发展而言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赴美上市是企业理性选择的结果,我们该从中反思中国资本市场制度设计的问题。

与中国相比,美国的证券交易市场要包容与开放得多,不论是注册制、流动性还是双重股权结构等等,对企业的发展而言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赴美上市是企业理性选择的结果,我们该从中反思中国资本市场制度设计的问题。

2017年8月9日,后E企业家同学们将启程前往美国,开展为期10天的科技创新游学之旅。期间将参访纽交所与纳斯达克,亲身领略这两大交易所的独特魅力。相信通过此次参访,中国的企业家能获得纵观全球的视野、了解最前沿的金融信息。

近期,一则消息引起了不小轰动——

上线13年、与搜狐拆分7年的搜狗,终于要启动上市了。上市地点,不出所料地选择了美国。

2015年至今,还没有任何一家像搜狗这样规模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搜狗有5亿以上用户,是中国第二大搜索引擎公司,也是中国互联网少有的盈利企业。根据今年较早前彭博社刊出的一篇文章估算,搜狗估值为50亿美元。而其母公司搜狐,即使受搜狗上市的利好推动,当夜股价盘中涨幅创下近五年新高,其总市值也不过22亿美元。

据公开资料,在搜狗之前,仅互联网行业的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就达31家,包括阿里巴巴、百度、京东、新浪、网易、优酷、盛大、携程等国际知名的创新企业。



回溯阿里的上市历程,可谓一波三折,曾在香港和美国之间选择犹豫过颇久。但是,中国股市却从未被严肃考虑过。在其2014年赴美上市之时,当时即在国内引发了一系列的反思之潮。

“为何最好的中国企业,都成了美国上市公司?”

当然,企业不该被责怪,赴美上市是企业理性选择的结果。首先,中国股市目前的上市规则将这些在海外注册的互联网企业视为外资企业,从而剥夺了其上市资格。其次,中国股市过于严苛的上市门槛也断绝了新兴企业的上市可能。再次,中国股市繁冗的上市流程和不够完善的市场秩序也令优质企业避之唯恐不及。

此外,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尚未开放,这也是阻碍像阿里巴巴这类国际级的中国创新企业在中国股市发展的原因。

美国证券市场的包容与开放

相较而言,美国的证券交易市场则显得包容与开放得多。

由于其推行的是注册制,有清晰的法律标准,只要符合上市硬指标,然后向相关部门进行资料注册就可以上市。它视所有股民和投资者是“智慧”的,大众投资者懂与不懂不重要,自己去承担风险。而一个公司适不适合投资(就算还没有盈利的),也应该由资本市场自己去判断,用无形的制度去优胜劣汰。

而美国的证券市场同时又能够提供充裕的流动性和十分吸引的估值,加上与更投机的中国散户投资者相比,即使这些公司只能提供短期盈利或根本无盈利贡献,但美国机构投资者通常都能够管理这些高增长公司在新兴市场的高风险和高回报。

例如美国两个最主要的证券交易所、也是全球证券交易所排名前两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众所周知,其口碑甚好,在这两个交易所上市的内地企业将更容易找到新的海外投资者,进一步增强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的信心。




此外,美国资本市场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创始人能够在上市后继续拥有在香港不允许的压倒性有表决权的股份,从而保留对公司的控制权和影响力。美国资本市场不像普遍国家和地区,对IPO的股份售出设有下限要求,如香港交易所的IPO售出股份下限为25%。美国交易所的IPO可以只售出股份的一小部分,例如10%,因为美国资本市场有强大的IPO和后续股份发行实力。

纽交所与纳斯达克

纽交所

走过200年悠长岁月的纽交所,坐落于华尔街11号,是上市公司总市值第一、IPO数量及市值第一、全球交易量第二的交易所,也是全球股票市场中独一无二的王者。其相当于美国的主板市场,有3000多家公司在此上市,为美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至20047月,三十间处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公司除了英特尔和微软之外都在NYSE上市。

作为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所,纽交所有严格、规范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和上市标准及程序。纽交所给普通投资者的感觉是,门槛相对更高,潜台词则为:在这里上市的公司更值得信赖。1920年代起,它一直是国际金融中心,这里股票行市的涨跌,会在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产生连锁反应,引起波动。



纳斯达克

纳斯达克始建于1971年,是一个完全采用电子交易、为新兴产业提供舞台的股票市场,也是北美洲乃至全世界第二大证交所。一直以来,纳斯达克都被看作是科技公司的上市首选,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这些今天被人们熟悉的科技公司都选择了纳斯达克,中国的迅雷、网易等科技公司对纳斯达克情有独钟。除了上市门槛低,经由纳斯达克神奇一点而完成化茧成蝶的众多科技企业是其另一个吸引点。

但其实际覆盖各个行业公司,而不是只有科技股。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有逾5200家,其中24%是科技公司,22%是金融行业公司,17%是消费行业,15%是医疗保健行业,其余是工业、能源、材料等行业。美国现在排名前三名最大市值公司当中,纳斯达克就占了两名——第一名苹果和第三名微软(据20164月数据)。

纳斯达克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其特有的包容性,尤其体现在其别具特色的分层制度——分全球精选市场、全球市场和资本市场三层,层次逐渐降低,并允许企业按其资质在这些层次中进行转换,使其既能容纳具备纽交所上市资格的优质企业,也能容纳资质相对一般的“平凡”企业。

截止2015630日,全球精选市场上的上市公司共有1469家,占市场总量的54.11%,其中不乏微软、因特尔、苹果、谷歌和Facebook这样的明星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