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阵阵
今年,“打卡”华尔街的中国企业又多了。
从总的募集资金量来看,今年前9个月,中国企业在美国的IPO募集资金比去年同期增长达到了490.6%,将73亿美元收入囊中,远超美国公司。
从数量上看,今年前三季度至少有23家以上的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成为8年来中国公司IPO最多的一年。仅7月至9月,就大约有10家中国科技企业在美成功融资,同一时间上市的美国科技企业仅4家。
然而,2018年还有2个月才结束,不少奔赴华尔街打卡的中国企业还在路上。腾讯音乐和小牛电动近日都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按照Venture Beat的统计,2018年10至12月,还将有更多中国企业在美国IPO。
为何不在国内上市?
中国企业为什么千里迢迢跑到美国去上市?这个问题早在2005年百度在美国上市的时候,就有人提出来。如今过了十多年,同为互联网科技类的阿里巴巴、京东、新浪、网易、携程等企业也都在美国完成上市。
从行业来看,今年目前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中,仍然是互联网科技类公司占比较重。其中,爱奇艺在纳斯达克还创造了中国在美的最大IPO,募集资金高达24亿美元,电商平台类科技企业拼多多募集资金也高达16亿美元。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说:“互联网科技类的公司目前在美国估值较高,美国股市从来不吝啬赋予高成长性企业高市值。美国投资界对此类型的企业评价也比较好,相对而言,它们在美国上市也更加容易。”
此外,部分企业选择在美国上市也可能是出于无奈。
一方面,财务指标未达到A股上市标准。
按照中国A股中小板上市条件,想在A股上市企业需要“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
相比之下,美国资本市场却“照单全收”
值得注意的,今年这23家公司当中,大多企业都是亏损状态下上市,诸如爱奇艺、B站、虎牙、拼多多、蔚来汽车、流利说、优信……
爱奇艺,三年亏损近百亿元,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别亏损:25.75亿、30.74亿和37.36亿;
B站,三年亏损13亿元,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别亏损:3.735亿元、9.115亿元和1.838亿元;
虎牙,两年亏损7亿元,2016年、2017年分别亏损6.26亿元、0.81亿元
拼多多,三年亏损13亿元,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分别亏损:2.92亿元、5.25亿元12.17亿元;
蔚来汽车,三年亏损百亿元,2016年、2017年和截至2018年上半年分别亏损:25.733亿元人民币、50.212亿元人民币和33.255亿元人民币;
流利说,亏损1.88亿元,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分别亏损:8920万元,、2.428亿元、1.823亿元;
优信,一年最多亏损27亿元,2017年、2016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别为亏损:27.48亿元、13.92亿元和8.394亿元。
美国为什么敢让亏损企业上市?桂浩明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美国采用注册制的模式,其做空制度和退市制度也比较完善,公司运营出现重大问题,可以进行退市处理。
另一方面,效率就是金钱,在美国公司上市的效率性也较高。
美国实行的注册制,只要按照有关规定,最短半年就能完成上市。中国股市采取核准制,证券监管机构除了要对企业进行注册制所要求的形式审查外,还关注发行人的法人治理结构、营业性质、资本结构、发展前景、管理人员素质、公司竞争力等方面信息。一套程序走下来,短则兩年,长则五年以上。
“美国要求发行人依法、全面、真实地公开资料,并不对发行人的资质进行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对企业来说,其行政管理比较宽松,程序化的审核过程也相对简单一些。”